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全民皆兵”话瑞士

丛山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丛山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自1985年起先后在中国驻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驻加蓬共和国大使馆、驻刚果共和国大使馆、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驻法国大使馆工作。


众所周知,瑞士是欧洲内陆的一个小国,有“欧洲屋脊”之称,人口860.6万,国土面积41284平方公里,是公认的永久中立国。

瑞士联邦

历史上,瑞士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地国家,资源匮乏,一直靠输出雇佣兵来维持生计,因为忠诚、作战勇敢,欧洲王室和梵蒂冈都雇佣瑞士人来当卫兵。一旦发生战事,往往作战双方都是瑞士的雇佣兵,虽各为其主,但死伤的都是瑞士人。在瑞士卢塞恩有一座被马克·吐温称之为“世界上最感动人的石雕”——《垂死的雄狮》,就是为了纪念1792年在法国巴黎杜伊勒利宫战死的700多位瑞士雇佣兵而建。

垂死的雄狮

瑞士痛定思痛,废除了雇佣兵制度,改变国策,开始了艰苦奋斗,经过数代人的艰辛付出,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听同事说,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曾放映过一部纪录片《几代人的努力》,记录了瑞士人的奋斗历程。

瑞士自1815年起,确立了永久中立国地位,从未参与过一场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也未被波及。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瑞士其实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全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自18岁起到42岁的公民,每隔2年都要抽出3周时间到军队服兵役,也可以选择一次性服满,男子的总服役天数为260天。女子有和男性同样的义务,可以持枪参加军事任务。

瑞士女兵

几乎每个人都有军职,而且服役结束后,允许把武器带回家,这支枪可以一直陪伴他到42岁。如果一个家庭中有几个人服兵役,那么这个家庭就会有同等数量的枪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武器。瑞士民间拥有230多万支枪,其中170多万是国家发的军用枪支,要知道瑞士总人口只有860.6万人,而人均拥有枪支的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才是真正的全民皆兵。很多小孩子从小就参加射击训练,到处是射击俱乐部。

瑞士信奉“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小,备战必安”的理念。他们认为从来没有轻松的和平,能战方能言和。备战是瑞士的国策,也被他们付诸于行动和日常生活。

参加训练归来的瑞士军人

瑞士人深知“深挖洞,广积粮”的重要性,各种防护设施非常到位,我曾仔细观察过我们代表团驻地办公楼地下室的防护工事,在设计施工时,地下防护设施设计得非常合理,每个地下室都有一个如同银行保险库用的那种厚厚的钢筋水泥防护门,通风过滤系统非常好,而且还有通向外面的逃生通道,通道的出口都远离建筑,以避免建筑倒塌后封住出口。而且建筑的水泥标号非常高,记得某施工单位要在地下室墙上打个洞,竟然打坏了多个钻头,才勉强打通那个洞。负责施工的工人师傅不禁感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坚硬的水泥。可见他们的建筑材料都是最上乘的。

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宿舍楼是建在一个山包上的6层公寓楼,我们占了其中两个单元。车库在负一层,但从来没有再往下面去过。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去看看下面什么样,我的同事也没下去过,就决定一起下去看看。结果让我们快把下巴都惊掉了,太令人震惊了,底下竟然也有5到6层,有车库,也有人防工事,四通八达,竟然连着离我们有好几百米远的酒店和养老院,简直就是一个地下堡垒。几乎把整个山体掏空了,地下建筑几乎和地面等高。这样建设成本得有多高?简直无法想象。

瑞士莱蒙湖畔(我们国内也叫日内瓦湖)的凯宾斯基酒店,依山而建,多层客房都处于山体内的地下,防护非常好,他们在设计初,就把安防因素考虑进去了。

瑞士除了盛产手表、军刀、巧克力之外,还生产军火,他们用生产手表般的精密工艺制造武器。成立于1853年著名的军火企业西格绍尔公司生产的枪械、战车等都是国际军火市场的抢手货。


西格绍尔公司生产的武器和战车。

西格绍尔公司在今年刚刚获得了美国陆军45亿美元的军火合同。

德国的黄鼠狼装甲战车

瑞士刚刚拒绝了为德国准备援助乌克兰的“黄鼠狼”装甲战车提供军火弹药的要求,因为该战车使用的军火是瑞士生产的。

瑞士是个很民主的国家,动不动就搞全民公投,让国民来决定国家大事。比如在2011年就曾对居民家中是否保留武器进行公投,最后大部分人认为有必要在家中保存武器。对待中立问题上,它一直坚持独立的立场。

正是有这样的全民皆兵体制,保证了瑞士两百多年的和平,很多古建筑都保存完好,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

正如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过的那样:“兵民是胜利之本!”只有自己武装起来,才能不被别人欺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瑞士就是全民皆兵的典范。

— END —

作者 | 丛山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